地方文化
淮安史略 历史名人 地方文化 名胜古迹 记淮佳作 淮安美食 名优特产
地方文化(2017年10月已归档)
淮安书院的变迁
时间:2016-05-17  来源:hadqw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淮安书院的变迁
 
书院是中国知识阶层的文化教育组织,起于唐,兴于宋,延续于元,全面普及于明淸。     
书院有官办和民办两种, 主持人称山长。采取集中讲解、互相讨论和个别钻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。一般都聘请著名学者讲课, 以研究儒家经典为主, 有时还盛行议论时政。其经费来源除地方行政酌于补贴外, 主要出自于职官捐助及商绅集资;还置学田市房等学产, 以其收入补充办学经费。明代, 淮安书院有节孝、仰止、忠孝、文节、正学、志道、惜阴、清江、淮阴、黄公计10所。
    书院开始都是在山林里,读书人远离政治中心和城市的喧闹,清静,修身养性,最早的书院旁边都有道教的道观或佛教的寺庙。
    淮安位于苏北平原的腹地,境内外既无丘陵也无山林,属水网密布的城市。城内文渠东西贯穿,南北纵横,还有风景如画的勺湖、月湖、萧湖。因而淮安的书院多选址在河湖之畔建筑书院,如淮阴书院建在月湖中开元寺旁,清. 维县韩梦周《天妃宫纪游》记述:“循院(淮阴书院)而北有桥,渡桥曰环水亭,地高敞,周湖之景,皆可晀望。渔人出葭蒲,以蒿击水,声簌簌,可听。
    清代以来, 淮安书院有所增加, 办学条件及规模较大的书院有4所。
    丽正书院:乾隆三十一年(1766)漕运总督杨锡钹创建, 耗银5600余两。建在淮城东南隅(即今楚州中学南校区)。背靠古城墙, 面临东长街,文渠由西折向东南后, 环绕书院。书院有正课生33名, 副课生20名, 童正、副课生各20名。
    奎文书院:同治三年(1864), 淮安知府顾思尧把联城的惜阴书院迁到城内西北隅勺湖南侧, 文通寺西, 改名奎文书院(即今文通中学内)。有肄业内课生20名, 外课生10名, 肄业童生内、外课各15名。光绪七年(1881), 淮安知府孙云锦筹款增加经费和名额, 并每月亲自到书院考核正副课生员、童生, 各取20名,补助其学费。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存银取息、市房房租、田产收入。另外, 漕运总督署每年拨钱350千, 淮北盐运分司捐银5000两在盐务生息, 每年得利息600两。
勺湖书院:光绪四年(1878), 邑人顾苍波(云臣)自湖南学政任满归里,告养不出。思欲步阮学浩先生后尘(清雍正庚戍(1730),官湖南学政,乞假归淮,在勺湖畔建书院,遂名勺湖草堂)。出资从邑人杨姓手中赎归将已改成卖酒觞客酒馆的勺湖草堂,建勺湖书院。招生40名不等,设经、算两塾课及算术、几何,一月一课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射阳书院:光绪六年(1880), 山阳知县陆元鼎创建于城内西南隅月湖北边,一个三面临水的长方形小岛上,留云道院内(即今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所在地)。经费来源为县捐钱500千, 漕督每月拨钱50千, 漕督善后局拨款600千存典当行生息, 后山阳知县贾致慎捐钱740千。
中国古代教育分官学和私学,书院吸取了二者的长处。私学的长处是可以自由讲学,老师不一定是朝廷的官吏,都以个人学者身份,因此,思想活跃。
    阮学浩开设的勺湖书塾,专门辅导读书人。广泛邀请当代名流前来讲学,如朴学大师、考据学家,《大淸一统志》主编阎若璩,都曾在书塾讲学。由于阮先生舍得花钱又全身心投入,其书院竟“江淮左右郡县,官私之学,惟草堂称盛,勺湖之名大著”。 据史料记载,勺湖书院走出来的学生,不用问名姓,从言行举止就知其为阮先生的学生。
还有一个传说,当年乾隆皇帝曾巡视过勺湖书院,这实属是一件了不起的殊荣。按大清的有关条律,皇帝只巡视到省级的书院,尤其是光顾私学,唯独只有勺湖书院。
官学也有自身优势,属官府办学。有固定的场所,有讲堂、藏书楼、有稳定的学田,田租收入,经济有保障,师资有渠道。
    清晩期,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西方国家的实用科学技术对抗中逐步败退。朝廷为适应形势的发展,建学堂,改学制。当时,出现了两套教育制度,传统书院和现代学堂。
    1901年,光绪皇帝下了一道诏令,将全国的书院改建学堂。具体规定是,县城的书院改成小学,府级书院改成中学,省级的书院改成大学。如1902年,两江总督府创办的以工科为特色的三江师范学堂, 同年,南通籍近代著名实业家、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了以农科为特色的通海农学堂。至清末,山阳县境内共有各类学堂112所。
公立山阳县高等小学堂:在淮安府署西十王堂。光绪二十八年,邑人吴兆熊向知县孙黎龄申请将奎文书院旧址改办。
公立淮安府中学堂: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乡绅丁宝铨、周钧等向知府汪树堂申请利用淮城东长街的丽正书院旧址,改办“淮安府中学堂”。民国初期(1914年),改称“江苏省第九中学”,1927 年更名为“江苏省立淮安中学”。
    官立江北陆军学堂:光绪三十一年,江北提督刘永庆,利用设在淮城城中心,已撤销的漕运总督部院旧址创办“官立江北陆军学堂”。 
敬恭学堂:光绪三十一年(1905),山西巡抚丁宝铨,捐资在家乡淮安城内仓桥北锅铁巷东,寿佛庵旧址上创办“敬恭学堂”, 为一所新式学校。
学堂开办时,招收高、初两等小学,次年(1906),又增加中学班,(这是淮安首家开设的私立中学堂),共收学生120名,分三个班就读。每班40名,学生年龄9—18岁。
丁在山西做官,不及亲自料理,聘于述祖为校长、阮师凝、周铨,为教学、庶务二职。学校有严格的章程,尤其对办学宗旨、经费收支、课程设置、学期安排、授课时数,甚至学生冬夏两季的统一着装等等均作了规定。
这所全日制借宿的新式学校办学宗旨:“所授各科学,视时势之急务,国民必须之知识技能,参考中西最新之教育学理,力求精深完备,造就普通人才,以在本堂递升毕业后,可径遣学外洋,或升学高等专门学校。”
学校开设算术、史地、外语、生物,还有音、体、美等课程。
丁氏家族世代为宦,系卫籍(即军籍),并世袭卫职。祖宅在今小鱼市口东,拈花寺附近。祖宅内种养许多的花卉、动物,节假日,可供学生参观、游览。
晚清时期,这样培养学生的方法,在淮安可谓是开了一代风气先河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章来福)